Posts為什麼你對糖這麼著迷?

為什麼你對糖這麼著迷?

1 寫於·Aug 26, 2025

為什麼你對糖這麼著迷?

下午三點,你是不是也會突然很想來杯手搖?
晚上追劇,嘴巴一定要配點甜的東西?

別擔心,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

人類對糖的迷戀,是基因決定的,不是你個人的問題

遠古的基因:甜=能量+安全

想像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,還在野外打獵採集,能找到的食物有限,甜味就像一個大招牌,告訴我們:

  • 這食物的能量高,可以快速補充熱量
  • 這食物通常安全,不像苦味、澀味可能有毒

所以遺傳到給大家,你的舌頭,天生就對甜味特別靈敏。

有趣的是,連剛出生的嬰兒喝到甜味液體,都會立刻安靜下來——這就是與生俱來的偏好。

大腦獎勵系統:糖是快樂的按鈕

到了現代,當你吃下一口蛋糕、喝一口奶茶,大腦立刻釋放多巴胺,這就是讓你感覺幸福的「快樂荷爾蒙」。

簡單說,糖就是大腦的「開心開關」。


像滑手機看到通知、遊戲升級的爽感一樣,甜味提供即時滿足。

但麻煩的是,吃得越多,你的大腦反而越不容易滿足;你需要更多甜味,才能得到同樣快樂——這就是「耐受性」(後有說明) 研究來源

文化中,年節、典禮時少不了糖味

節慶少不了的:

  • 婚禮有喜糖;
  • 節日有月餅、湯圓;
  • 西方有生日蛋糕、巧克力。

甜味不只是味覺,更是一種「儀式感」。


當你想慰藉自己,手搖飲、下午茶就成最快速「小確幸」。


甜,是一種社會語言:代表幸福、分享,也代表「犒賞自己」。

為什麼控糖這麼難?

把前面幾點放一起:

  • 基因—甜讓你安心獲得能量
  • 大腦—甜讓你快樂
  • 文化—甜代表儀式與慰藉

所以控糖,不只是少放一匙糖。

你是在對抗一整套生理、心理、文化的慣性,人生就是這麼難呀~

基因是主戰犯

一代傳一代的基因,影響了人類的大腦,這一段到底佔多少呢?

Large-scale GWAS of food liking reveals genetic determinants and genetic correlations with distinct neurophysiological traits:研究中,甜味屬於 Highly-palatable(高度愉悅型)如同巧克力、蛋糕、冰淇淋、含糖飲料。推估的 遺傳的影響力 (heritability) 落在 30%–50% 之間。

Same genetic components underlie different measures of sweet taste preference:對甜飲料以及對甜食的喜好和食用頻率,有49-53%可由遺傳因素解釋。

Yes!我順利把喜歡糖這件事歸責給基因,為自己找到吃糖的理由。

糖的耐受性+健康風險

糖還有一個關鍵特性:耐受性(tolerance)

科學研究證實,過量糖分攝取對健康造成多重威脅

小結:與其抗拒,不如學會和平共處

你對糖的迷戀,是自然、正常的。

這不是意志力薄弱,而是被生理與文化共同設定的偏好。

不過,你可以選擇更聰明地享受甜:
👉 減少習慣性高糖飲食
👉 選擇低糖或代糖飲料
👉 讓甜成為「偶爾的幸福」,而不是「日常的依賴」

因為,甜,你真的戒不掉(好傷人的結論)。
但你可以學會與它和平共處。

作者 Joyner

Ready to Kickstart Your Website?

Focus on your content and business. Let Sheetany take care of the rest.